总会会刊专委会召开会刊质量提升研讨会

2022-06-06

5月27日,总会会刊专委会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会刊质量提升研讨会。总会领导、总会会刊专委会主任委员、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贺传芬、26位会刊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贺传芬主持。 图片

会议首先对各会刊负责人带来的58份会刊进行了观摩、学习和个别交流。接着,会议通报、表彰了省钱币学会《齐鲁钱币》、省畜牧协会《现代牧业》、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山东省装备制造》等25家“省级社会组织优秀会刊”,并为部分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

随后,各会刊负责人先后介绍、分享办刊经验。贺传芬从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办刊体会三个方面介绍了会刊《齐鲁钱币》的相关情况。《齐鲁钱币》是全省唯一的钱币类、专业类刊物,自创刊以来已出版45期,刊发稿件近千篇,受到省内外钱币爱好者的广泛好评,2次获评总会“优秀会刊”奖。该刊规范组稿、编稿、出版流程、三编三校,严把政治导向,广开稿源数量,精编细编稿件,摸索出了“严、细、深、精”的四字办刊要诀。省金融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菡从定位、质量、与时俱进3个方面介绍了会刊《金融发展研究》。该刊物已创刊40年,得益于剔除所有商业因素,保持学术纯粹性的办刊方针,成为全国范围内人民银行主管的名列前茅的7家核心期刊之一。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翟建飞介绍说,《匠心鲁缆》在栏目设置、稿件选择上坚持专注于行业、倾心于行业、服务于会员的原则,聚焦行业前沿,开设时政资讯、行业资讯、品牌推介等栏目,与纸媒同时推出了电子期刊,每期覆盖人次达7.5万以上。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糖烟酒周刊——山东糖酒市场》主编张文星表示刊物是面向全国、深植山东的糖酒类刊物,定位于行业的深入研究,服务于行业的深度需求,把握好“刊物高质量、正能量,信息量”三个量,努力发掘会员的信息点、闪光点和链接点。省城镇供排水协会副秘书长宋晶、省精品旅游促进会宣传部主任于佩佩、省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军、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运河研究》主编李金陵等9位会刊负责人也相继介绍了各自的办刊经验和心得体会。

最后,总会党委书记周天增作会议小结。他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办刊经验,对在去年会刊观摩、评审中出现的10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他说这些问题既有基础问题,也有社会组织会刊特有的问题,如刊形、刊号、刊期、刊类、稿源、稿件形式、栏目、工作指导类会刊质量标准、全员办刊、会刊与融媒体等。由于会刊的办刊宗旨是指导、服务会员,因此建议把会刊办成工作指导类会刊,栏目设计也要突出综合性,如政策、经验、热点、理论、人物、副刊等。如总会会刊《山东社会组织》,就设有卷首语、总会动态、党的建设、两长专访、会员信息、案例精选、政要之声、社团溯源等栏目,还有非固定栏目。再如稿源缺乏问题普遍存在,自约、自组、自写稿太少,下载文件、领导讲话、经验材料原稿太多,应在扩大稿源上下功夫。稿源不外乎“上中下”,“上”有两个渠道,一是主管部门、处室的重点工作、重要会议、推广经验、表彰奖励、权威文件和讲话等;二是上级协会的以上内容。“中”,即社会组织自身的工作、活动,做到逢大事必报,如重要会议、大型活动、主要文件、年度工作报告等。自己的活动多,自然稿源就多,“活鱼”就多。一份好的会刊,自采、自编、自组稿件要达到80%以上,现在总会会刊自写稿已占到1/3左右。“下”就是来自会员单位的稿源,包括领导、专家、先模的经验、事迹、理论文章、承担课题,以及重要业务会议,尤其是专业媒体对会员单位、人物的报道,这类稿件质量比较高。全员办刊对社会组织会刊尤其重要,会刊不同于正式期刊,人手多、分工细,设有正式编辑部。会刊要求全体专职工作人员都是编辑、记者,每个人都需去采、去写、去拍、去编,这样既可以提升办刊实力、办刊质量,又培养、锻炼了人才,使仅有的人才变成多面手。

会上,还初步讨论、确定了会刊专委会下半年的活动主题和承办单位。

阅读1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